世界气象日:早预警,早行动!
作者: 发布日期:2022年03月23日 23:25
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到今年已经是第62个世界气象日了。今年的主题为“早预警、早行动:水文气象信息,助力防灾减灾”。
在世界气象日到来之际,欧亚国际学院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宣传活动;不仅在学院门口陈设科普展板,在走廊张贴科普海报,还在一楼LED大屏上循环展示有关气象知识的视频和图片,希望能通过多种方式向同学们宣传普及气象知识,让大家了解气象知识,在一旦面对气象灾害时能做到“早预警,早行动”!
同时,3月20日下午,中央气象台强天气预报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王超和河南省气象局科技预报处处长、高级工程师杨国锋为大学生开展线上讲座普及宣传气象常识知识。
我院学子积极参与,认真听讲,听完讲座后的他们也对气象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同学们的感悟吧~
李俊莹 2021级俄语专业
这次气象科普专题线上讲座让我收获很多,甚至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原来气象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它远不止我们日常起居感受的风雨雷电这些,它的影响是巨大的、方方面面的,甚至是毁灭性的。2021年的河南暴雨,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郑州市防汛指挥部的工作作出巨大贡献;又比如这几天我体会到了春如四季的“绝”。从羽绒服到短袖再到羽绒服不过短短一周,面对这次冷空气的袭来,若不是天气预报,相信很多同学都要接受感冒药的慰问,这些都体现了气象对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使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明显增多,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通过全球综合观测,人类可以获得有关天气、气候等多方面的气象信息,掌握这些可以做到对灾害进行早期预警,提前防范,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所造成的影响。通过这次讲座,我不仅了解了有关气象方面的知识,也知道了气象部门所作出的贡献。
陈明珠 2020级 播主专业
随着社会行业的多样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群对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的需求差异越来越大,所要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各不相同。专业气象服务中心一直致力于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及时、准确、详细的各种气象专业服务,服务面涉及工农业、商业、建筑、旅游、保险、交通运输等诸多不同行业。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的辛勤付出,为他们专业的工作点赞!
通过这次讲座,了解到很多气象科普知识。预警信号分为台风、雷雨大风、暴雨、大雾、雪灾、高温、冰雹、沙尘暴、道路结冰等。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例如雷电预警信号,黄色代表六小时内可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橙色代表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事故的可能性较大。红色代表两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的可能性非常大。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应多了解天气,适当增减衣服,保证身体健康。在业余时间多读书,了解一些科普知识,注意防雷电,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造福家人,造福社会。
如今,气象预警信息不仅更及时,也更精准。了解安全知识不该只在于某一天,而应该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做好准备并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采取行动,可以拯救许多生命。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提高防灾减灾知识,构建平安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