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心理科普
 首页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心理科普

认知和学习心理学不是算命的

信息来源: 原创 作者:学院 编辑:学院 发布日期: 2016-08-05 浏览次数:

自从自己上大学两年以来,别人问我的专业,然后大家的反应出奇的相似:好像坐在他面前的这个有点书呆子的女生能瞬间变身洞察人心的恐怖妖怪,有点怕怕的看着我。问“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我无语望天:“我的眼睛又不是X光,更不是fMRI。”当然只是在心里默默吐槽。

 

或者另一种情况是,用怪怪的眼神看着我,欲言又止。我想你们潜台词是:“我听说学心理学的自己心里都有问题。”“我真的不是蛇精病啊.....”

 

学习心理学这2年,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什么样的状态才是健康的心理状态;人性是怎样的;人的不幸不开心是由什么造成的。 

 

然后我就得出了一个多少有些主观的结论:每一个心理学家都是一个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家伙。

 

高中时代被弗洛伊德神神秘秘的理论吸引,出于对人的好奇,从此走上不归路。如果那会儿我对一朵花为什么要开,或者苹果为什么落地这种问题更好奇的话,估计我会选择植物学或者物理学来读吧。现在纯粹是出于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态。不过当然,心理学的确塑造了我的思维方式和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也许,当素未谋面的我们对坐聊天时,我不能在短短几句话几分钟内完全看透你的内心,了解你的伪装。但是心理学教给我如何去了解人类复杂的感情,多元的智力成分,多维度的人格结构,让我们对人性多了些客观的理解。当然,这样归功于无数心理学大师的工作成果。

 

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会觉得心理学家都是人道主义者。

 

心理学,其实就是研究人行为和心理的活动规律的学科。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他背后的心理是怎样的?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行为表现前后的不一致?越是对这种规律了解的深刻,就是越了解人性,然后就会发现原来人性能够丰富到这种地步,矛盾、脆弱、高尚、伟大、自私、绝望、大无畏的乐观、奉献、爱、嫉妒、欲望、 自制、自尊。我想人性之丰富独特难以穷尽。这也是我喜欢读小说的原因,好的作品总是能加深我对人的理解。哈姆雷特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因为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他复杂的人性中看到自己。人道主义的核心是尊重人,关爱人。而理解是一切尊重和爱的基础。

 

高明的作家从来不会去评判人性,就是把他看到的人性赤裸裸的摆到读者面前。我喜欢的作家中,莎士比亚这样,毛姆这样,陀思妥耶夫斯基这样。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也这样,我只看过她的《逃离》。当然,我不是说评判就不好,只是如果评判的标准不是基于客观而是自身的偏见,那就是灾难了。

 

我喜欢苏格拉底的那句话:“未经审查的人生不值得过。”偏见无法完全避免,但保持审慎,用批判的态度对待对自己的观点是心理学家必须具备的素质。关于心理学家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大家可以去看看《像心理学家一样思考:心理学中的批判性思维(第2版)》这本书。一些好的思维习惯值得每一个人借鉴。

 

有一句话是说:“人总是会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站在近几百年来思想顶端的哲学家们,比如叔本华,认为人生下来就要面临无穷的欲望,一个欲望实现后,下一个就会出现,所以人生永远处在得不到的痛苦之中。因此他觉得只有死亡和艺术能够拯救人。比起叔本华的悲观,我更喜欢尼采的强力意志和超人哲学。人生就是在超越中才有了意义。他们的存在主义哲学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心理学第三大流派---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家熟知的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马斯洛就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的遭遇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学习过的这么多的理论中,有一个人我想提一下,就是弗洛伊德大弟子阿德勒以及他的个体心理学。他关于自卑的观点很有启发性。和师傅不一样的是,这个徒弟认为人行为的驱动力除了性之外还有自卑,人都渴望战胜自卑不断追求卓越。他关于自卑的研究只是心理学中对“自我”这个概念的一个方面的探索。

 

说我理解的“人为什么会感觉不幸”这个问题的答案吧。幸与不幸本质上是人的感觉。

 

我记得三毛写过一首诗提到:自爱、自珍、自虐、自大、自损、自满、自嘲,人出现的所有问题其实都是“自我”生病了。认识自我不仅是所有文学的目的,也是心理指导的目的。一个人是否有良好的自我界限,对自己是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缺乏这些,很有可能会因为外界批评或者否定的声音而愤怒,这种行为其实是因为害怕自己真如对方所说的那样不好或者不值得肯定。

 

我始终相信简单的力量,那么所有的这一切关于自我的问题是否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面呢?我认为是的,这一个问题就是“爱”。

 

“饥饿并不单指食物,而是指对爱的渴求;赤身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摒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这段话出自德兰修女。她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

 

我发现那些被认为是智者的人都深深懂得“爱”的意义,比如释迦摩尼说“慈悲”,耶稣说“神爱世人”。印度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甘地,《古兰经》中也有大量对爱的诠释。

 

就拿很简单的一个心理现象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认为爱很重要。

 

有些人害怕拒绝,或者说学不会拒绝。拒绝一个人的要求对他来说似乎是一件很难的事,哪怕这件事与他的初衷不符。其实这种心理背后的涵义是:“我害怕自己是错的,害怕被否定,因此不值得爱,没有价值。”似乎不答应对方,就会被抛弃。拒绝代表和对方不一致,对自己独特性不够肯定的人往往不敢表达出真我。会在面临选择时服从另外一方的意志。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发现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与害怕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有关。这一点我觉得可以用进化论来解释,远古时期,只有那些有力量有能力和有价值的人能够留下来,生存下去,把自己的基因传下去,因此渴望强大,担心不够强大怕被消灭就已经写进了基因里。爱能够让我们感觉被肯定,有价值,爱和接纳让我们有勇气做真实的自己,就算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也依旧能勇敢的坚持下去。而不被爱或者说被否定则让我们无力,软弱,没有主见。所以这就是爱的意义,爱是一切美德的开始。

 

下面的一段是我从另外一本书上摘录下来的,我觉得很有道理。

 

什么叫爱自己

 

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总是认为一个人外表如何,他做出什么成绩,他拥有什么,比他是个怎样的人、拥有怎样的品格、心灵多么伟大更重要。爱自己至今都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话题,也依然不是我们教育子女的目标。结果是很少有人懂得去爱——既不爱自己也不爱别人。其影响我们可以在全世界观察到。

 

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爱自己和爱自己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爱自己是能够爱别人的前提条件。早在两千年前,耶稣基督就已经向我们阐明了这一道理——爱你的邻人,如同爱你自己。

 

由于几乎人类所有的问题追根溯源都是缺乏爱,因此,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什么叫爱自己(和别人),知道要到达爱的地点需要哪些内心的发展步骤,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务必理解爱的最重要一点是,爱意味着观看。这不仅指的是用肉眼去看,还指在所有层面用各种知觉去看——用身体, 用感觉,用思想。为此必须尽可能地坦率。因为你对自己坦率、观看自己的程度,也就是你能够爱自己的程度。同时,内心里你需要知道: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你永远是值得爱的。(摘选自《爱自己》作者:尼娜·拉里什·海德尔)

 

总而言之,正如很多心灵鸡汤类的文章说的那样,这个世界需要爱,爱的缺乏则导致不幸。而我们必须先要学会爱自己。这就是我理解的如何拥有幸福,保持健康的心态。